第(3/3)页 更让李祖娥气愤的是,娄昭君竟然直接指责高殷包庇杨愔。 高殷本就说话不太利索,被这老妇一吓,怕是根本就不会自辩。 想到这里,李祖娥心中一阵心疼。 高洋做下的孽,报应到了儿子身上。 可怜她的儿子,小小年纪就口吃。 还要经历这种政变! ...... 【看着这个皇帝“我”了半天,连个屁都蹦不出来,娄昭君大怒,怎么能让我们母子受李祖娥这个汉人老太婆摆布?】 【李祖娥吓得立马磕头认错,而高殷也终于说出了话,表示饶过自己,那些人可以随便处理。】 【最终,杨愔等人被斩首,子女也被全部处死。】 【这场由高演、高湛发动的政变,史称“乾明之变”。】 ...... 李祖娥的心彻底沉了下去,万念俱灰。 娄昭君都把这场政变上升到民族矛盾了。 就算她们母子暂时安全,以后的日子想必也不会好过。 ...... 【这场政变对北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】 【因为掌权的汉人集团遭到了鲜卑勋贵的猛烈打击,从此一蹶不振。】 【要知道,北齐之所以社会稳定,杨愔等汉臣功不可没。】 【更为严重的是,这场政变加剧了胡、汉之间的矛盾,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难以调和。】 【这种民族矛盾的激化,无疑为北齐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。】 【而北齐未来的路,也将在接下来的各位精神病领袖的带领下,继续快马加鞭,直奔黄泉。】 ...... 高欢对鲜卑和汉人之间关系的看法,一度十分复杂。 他出生于边朔,长于戎马之间,自小便受鲜卑文化的熏陶。 后来,他大权在握,逐渐领悟到,要想稳固自己的地位并扩大影响力,必须要得到汉人支持。 因为汉族在人口数量上,有着绝对的优势。 于是,他向鲜卑族人提出了“不得欺汉儿”的要求,还向他们解释原因。 当然,在他的内心深处,他依然更加信任并重用鲜卑人以及那些鲜卑化的汉人。 但此刻的高欢已无暇顾及民族间的矛盾与冲突。 因为他的全部注意力,都在天幕的这几个字眼上。 “精神病领袖”! “快马加鞭,直奔黄泉”! 他感觉一阵头晕目眩。 这究竟是何意?!